河源2月22日电 题:(新春走基层)五指山隧道“夜巡人”:五指山隧道“夜巡人”:6小时巡查,只为列车安全畅行4分钟 作者 黎磊 郭军 “滴滴滴....。。”凌晨3点,闹钟响起。赵黎明从床上弹起,叫醒陈灿、董占哲、潘旭、聂中文等4名工友。 赵黎明是广铁集团和平通信工区副工长,他们的任务是巡查五指山隧道,确保通信设备安全畅通。 广铁集团和平通信工区副工长赵黎明与工友在隧道内巡查。 黎磊 摄五指山隧道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内,地势偏僻,全长4455米,是京九铁路线上最长隧道。 “白天通过隧道的火车多,根据安全规定,我们都是凌晨作业。”赵黎明边上汽车边介绍,铁路行车调度指挥、行车设备、电力远程控制等都依赖于铁路通信系统传输数据,一旦通信系统发生故障,“后果不堪设想。” 隧道离工区直线距离仅10来公里,但由于地形复杂,这段路途却很漫长。 漆黑的山路上,万籁俱寂,耳旁偶尔传来几声虫鸣。颠簸的汽车忽上忽下,车灯每每扫过草丛,总有小动物的身影一闪而过,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。 1小时后,汽车停在铁轨旁一小块空地。赵黎明和工友带好头盔,背上十多斤重的工具下车。 “汽车进不去了,还要走大半个小时才能到隧道口。”同行的陈灿说,“有时遇到设备故障,我们还要抬着200多斤的发电机步行,体力差的都吃不消。” 广铁集团和平通信工区副工长赵黎明与工友在隧道内巡查。 黎磊 摄跟随赵黎明的脚步,记者踏上道砟旁狭窄的“人行道”继续前进。“山里路不好走。”赵黎明说,蛇虫鼠蚁都是路上的“常客”。最难受的是夏季,蚊虫黑压压一团盘旋在空中,见人就扑,他们都随身带着蛇药和驱蚊水防身。 除了蛇鼠蚊虫,通信工还要格外注意漫山疯长的杂草。这些杂草叶沿锋利,沾上皮肤就让人火辣辣地疼,不小心还会划出血来。 到了秋冬季节,这些杂草又干燥易燃,极易引发山火造成通信设备损坏。为了防火安全,他们一年要清理通信机房周围的杂草近百次。 凌晨5点,赵黎明和工友进入隧道,开始对光电缆槽、光纤直放站及悬挂在4米多高位置的漏缆等进行巡查。他们一边用头灯照亮墙壁,查看设备状况,一边加快行进速度,对每个直放站进行测试和维护。 一段“急行军”下来,汗水浸湿了衣背,可当列车从身旁呼啸而过时,激起的气流夹杂着灰尘又吹得人直打寒战。 |